法國梧桐
法桐即法國梧桐。法國梧桐為落葉喬木。主要生長于中亞熱帶地區。懸鈴木俗稱"法桐",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懸鈴木科,科下僅有一屬即懸鈴木屬,屬下約7種,原產東南歐、印度及美洲。但中國引入栽培的有3種,包括一球懸鈴木(Platanusoccidentalis,原產北美洲,俗稱“美國梧桐”或“美桐”)、二球懸鈴木(Platanus×acerifolia,俗稱“英國梧桐”或“英桐”)、三球懸鈴木Platanusorientalis,原產歐洲東南部、印度一帶,俗稱“法國梧桐”或“法桐”)三種。我國目前普遍種植的以雜種“英桐(即二球)”最多,系17世紀用一球懸鈴木與三球懸鈴木在英國雜交成的二球懸鈴木,英國人把它叫“倫敦懸鈴木”(LondonPlaneTree)。后來法國人將二球懸鈴木帶到上海,作為行道樹種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上,上海人就把它們當成是法國梧桐。
一、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株高10~60公尺,樹皮乳光滑,片狀剝落;嫩枝有黃褐色絨毛;老枝光滑,紅褐色。葉大,闊卵形或掌形,寬10~22公分,長10~21公分,掌形葉3~5裂至中部,長比寬略短,基部截形、闊心形或稍呈楔形,裂片寬三角形,邊緣有數個粗大鋸齒,上下兩面幼時被灰黃色絨毛,后變無毛;葉柄長3~10公分,密被黃褐色絨毛;托葉長1~1.5公分,基部鞘狀,上部開裂?;ㄐ?,單性同株,成球形頭狀花序;雄花4,比花瓣長,盾狀藥隔有毛;雌花約6個心皮,離生,花柱長0.2~0.3公分。果枝有球形果序,通長2個,常下垂,直徑約2.5~3.5公分。小堅果長約0.9公分,基部有長毛?;ㄆ?月,果期9~10月。
三球懸鈴木樹高可達30m,樹皮深灰色,薄片剝落,內皮綠白色。嫩枝被黃褐色星狀絨毛。葉長8~16cm,寬9~18cm,5~7深裂至中部或中部以下,裂片窄長,幼時被灰黃色星狀絨毛,后脫落??偙咔蛐喂?,果序徑2~2.5cm,花柱刺尖,長3~4mm?;ㄆ?月,果期9~10月。二球懸鈴木為三球懸鈴木與一球懸鈴木的雜交種,在英國倫敦育成。樹高可達35m,樹皮薄片剝落,內皮淡綠白色。嫩枝葉密被淡褐黃色星狀絨毛。葉長10~24cm,寬12~25cm,基部平截或微心形,3~5深裂,中裂片長寬近相等,全緣或疏生粗缺齒。果序徑約2.5cm,花柱長2~3mm,刺狀?;ㄆ?~5月,果期9~10月。一球懸鈴木樹高可達40m,葉3~5淺裂,寬度大于長度,裂片呈廣三角形,球果多數單生,無刺毛。
二、生長習性
喜光。喜濕潤溫暖氣候,較耐寒。
三、地理分布
中國大陸華北、華中、江南常見的樹種。
分布:如今的法桐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國北自大連、北京、河北,西至陜西、甘肅,西南至四川、云南,南至廣東及東部沿海各省都有栽培?,F如今全國最大的法桐苗木交易市場位于山東省濟寧市耿南村。
根據目前統計數據,國內法桐苗繁育的主產區位于山東省濟寧市李營鎮,全鎮規范化種植育苗達幾十萬畝。
四、物種辨析
梧桐樹簡介
中國的法國梧桐(二球懸鈴木)即為英桐,是美桐(一球懸鈴木)和法桐(三球懸鈴木)的雜交,最早出現英桐樹種可能是在17世紀的西班牙,當地當時將法桐和美桐種植在一起,經常出現雜交種子,落地后自然生長起來。后由西班牙傳入英國,在倫敦被作為園林景觀植物和城市綠化植物,因此英語和一些其他西方語言稱之為“倫敦梧桐”(英語:Londonplane)。此后英桐傳播到其他城市,并成為包括紐約、巴黎、鄭州、上海、馬德里等城市的象征之一。由于是孫中山封棺時法租界的人從云南把樹移到南京栽在道路兩邊,所以在中國被俗稱為法國梧桐。法國梧桐葉子有5個葉尖,少有3個或7個,葉子長寬差不多,不必是二球,可能2~4球。美桐葉子有3~5個葉尖,葉子比較寬,不必是一球,可能1到2球。法桐葉子有5~7個葉尖,葉子總是比較長,不必是三球,可能2~6球。
常見名稱有:三球懸鈴木、法國梧桐、凈土樹、鳩摩羅什樹、祛汗樹綠森法桐
樹種區別
梧桐是梧桐科的落葉喬木,它和同名為“桐”的油桐(大戟科)、玄參科的泡桐、法國梧桐(懸鈴木科)沒有親緣關系。
梧桐樹高大魁梧,樹干無節,向上直升,高擎著翡翠般的碧綠巨傘,氣勢昂揚。樹皮平滑翠綠,樹葉濃密,從干到枝,一片蔥郁,顯得清雅潔凈極了,難怪人們又叫它“青桐”呢?!耙恢昵嘤窳?,千葉綠云委”,這兩句詩,把梧桐的碧葉青干,桐蔭婆娑的景趣寫得淋漓盡致。
梧桐是一種優美的觀賞植物,點綴于庭園、宅前,也種植作行道樹。葉掌狀,裂缺如花。夏季開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黃綠色,圓錐花序,盛開時顯得鮮艷而明亮。民間傳說,鳳凰喜歡棲息在梧桐樹上,李白也有“寧知鸞鳳意,遠托椅桐前”的詩句。實際上,這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希望。
古書上說:梧桐能“知閏”、“知秋”。說它每條枝上,平年生12葉,一邊有6葉,而在閏年則生13葉。這是偶然巧合演繹出來的,實際沒有這種自然規律。至于“知秋”卻是一種物候和規律,“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既富科學,又有詩意。詩人們觀察到落葉的飄零景象,借此景抒情,發出無窮的惋惜和感慨,來詠嘆自己的身世?!盎ㄩ_殘菊傍疏籬,葉下衰桐落寒井”,“梧桐葉落秋已深,冷月清光無限愁”。其實,落葉并非樹木衰老的表現,而是樹木適應環境,進入耐寒抗干的休眠時,準備著新春的萌發。
梧桐產于中國和日本。它喜光,喜歡深厚濕潤土壤,生長快。果實分為5個分果,分果成熟前,裂開呈小艇狀,種子生在邊緣。我國產兩種梧桐,一是梧桐,另一個則是云南梧桐。云南梧桐樹皮粗糙,呈灰黑色,葉緣一般三裂。
梧桐樹木質緊密,紋理細膩,可制作樂器和家具。樹皮纖維可造紙和制繩索。種子可以食用,也可以榨油。葉入藥或作農藥。
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樹——“法國梧桐”,我國公園和行道旁也常常見到。其實,這只是以訛傳訛誤傳了。我國園藝學家陳植確定它名叫“懸鈴木”。人們習慣所說的“法國梧桐”只是懸鈴木中的一種。原來,懸鈴木一屬有8種,原產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帶。引入我國栽植的有3種。懸鈴木果序柄的果實,有的1個果球,有的2個果球,有的3個以上果球,因此名稱就不同,分別叫做一球懸鈴木、二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這是三個不同的品種。
為什么懸鈴木叫“法國梧桐”呢?原來,這種樹木,葉子似梧桐,誤以為是梧桐,而“法國梧桐”也并非產在法國。17世紀,在英國的牛津,人們用一球懸鈴木(又叫美國梧桐)和三球懸鈴木(又叫法國梧桐)作親本,雜交成二球懸鈴木,取名“英國梧桐”。因為是雜交,所以沒有原產地。在歐洲廣泛栽培后,法國人把它帶到上海,栽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作為行道樹)。人們就叫它“法國梧桐”,人云亦云,把它當作梧桐樹了。
二球懸鈴木的親本三球懸鈴木,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鳩摩羅什到中國傳播佛教,攜帶這種樹,種植于西安市戶縣的草堂寺前,至今尚存樹干得有4人才能合抱。這是我國最早引種的懸鈴木了??上?,這種三球懸鈴木在西安也沒推廣,西安的行道樹是從上海引種的二球懸鈴木。
另一個親本一球懸鈴木,原產北美洲,上海、南京、北京、青島等地已引種栽植,生長良好。21世紀,上海、南京、武漢、杭州、青島、西安、鄭州等城市大量用作行道樹的是二球懸鈴木。
中國梧桐樹身很像白楊樹,很直(這也是用來做古箏琴身的原因之一),葉片呈三角星狀,樹干一般不粗。秋天里,葉子變成淡黃色,很富詩意。果實是球狀的實心果,直徑約4~5mm,有一層薄薄的殼,可生吃,也可炒來吃,非常香,時令季節時,北京農貿市場有賣,但浪費時間,當然比你們浙江的山核桃好些,有如石榴,石榴真是好看吃起來浪費時間。中國梧桐卻不宜遮蔭。
而法國梧桐則樹干粗大(也不是很粗,比中國梧桐粗),葉片亦呈三角星狀,只是大得多。果實非常小,不能吃。葉子在秋天變成褐黃色,肯定沒有中國梧桐的葉子好看。樹冠很大,且因葉子很大,幾乎完全遮住了樹冠上面的陽光,所以最是適合做人行道遮蔭樹。
泡桐屬速生強陽性樹種,喜溫暖、喜肥、喜濕潤而怕水淹,氣溫在38℃以上生長受抑制,絕對最低溫度-20℃時受凍害,低洼積水地造林不易成活。土壤微酸性至中性為宜,石灰性土壤生長不良。
五、藥用價值
性味:甘、平,無毒。
成分:梧桐子含咖啡因、樹膠。
功用:補氣養陰,明目平肝,烏須發。
頭癬禿瘡(瘌痢頭):梧桐花鮮品搗爛涂患處。
脫肛:梧桐樹皮煎濃汁溫洗,一日2~3次。
高血壓:梧桐樹嫩葉,一日30g,煎湯代茶喝。
口、舌炎:梧桐子燒存性,研細末,蜂蜜調涂,一日數次。
外傷、火傷、丹毒:鮮梧桐花搗汁涂患處,一日數次(根據個人需要)。
六、栽培技術
適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堿性土壤雖能生長,但易發生黃化。根系分布較淺,臺風時易受害而倒斜??箍諝馕廴灸芰^強,葉片具吸收有毒氣體和滯積灰塵的作用。本種樹干高大,枝葉茂盛,生長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廣泛栽植作行道綠化樹種,也為速生材用樹種;對二氧化琉、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懸鈴木科懸鈴木屬分三種,分別為一球懸鈴木、二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俗稱分別是美國梧桐、英國梧桐和法國梧桐。(法國梧桐也叫懸鈴木)懸鈴木是陽性速生樹種,抗逆性強,不擇土壤,萌芽力強,很耐重剪,抗煙塵,耐移植,大樹移植成活率極高。對城市環境適應性特別強,具有超強的吸收有害氣體、抵抗煙塵、隔離噪音能力,耐干旱、生長迅速?;ㄆ?~5月;果實9~10月成熟。
苗木培育
硬枝插條:硬枝插條能否成活關鍵在于插穗能否生根,能生根就能成活。根據插條生根的部位可把插穗生根分成2大類型:皮部生根型、愈合組織生根型。
⑴皮部生根型(楊、柳等)——以皮部生根為主的樹種
皮部生根型的樹木插穗在皮下具有根原基(或叫根原始體),根原基位于最寬髓射線和形成層結合點上。由于楊柳樹種的枝條皮下的根原基在采條前或經沙藏或藥劑處理后就已經形成了,扦插后在適宜的溫度和水分和通氣的條件下,根原基繼續生長,穿過韌皮部,通過皮孔或皮層而長出不定根,進而吸收水分,利用插穗自身營養,分解后輸送到生長點,用于新梢的抽條和葉子的開放,開放后的葉子又很快地執行光合作用,制造所需營養,于是 在水分和營養都得到保證的情況下,使插穗贏得時間去形成愈合組織和生根物質,并最后導致愈合組織也生根而成活。
皮部生根型的樹種,由于插穗本來就有根原基,扦插后可以很快地長出根系,比較容易成活。但是,那些根原基較少的樹種如毛白楊,扦插后由根原基長出的不定根數量少,比較那于成活。所以象毛白楊類的樹種,雖然也是皮部生根類型,但不容易扦插成活。需要采取嫁接(接炮捻,芽接,一條鞭芽接)、ABT生根粉或生長素、腐殖酸鈉等藥劑的處理等方法來促進生根成活。
根原基是比較容易檢查的。在生長季節,樹液正在流動,樹皮很容易剝離,在剝離樹皮后干上留的小突起即是根原基。
⑵愈合組織生根型(懸鈴木、柳杉、落葉松、金錢松、赤松、黑松、杉木、花柏等)——先從插穗下切口愈合組織生根的樹種。
植物受傷后具有恢復生機,保護傷口,形成愈合組織的能力。在插穗的下切口處,因受傷激素的刺激,形成層細胞和形成層附近的細胞分裂能力增強,在下切口的表面逐漸形成半透明的具有明顯細胞核的薄壁細胞群,這就是初生愈合組織,其作用是保護傷口,吸收水分和養分。初生愈合組織繼續分化,逐漸形成和插穗相應組織發生聯系的木質部、韌皮部和形成層等組織,這些愈合組織的細胞和愈合組織附近的細胞在生根過程中非?;钴S,在適宜的水分和溫度條件下,在靠近切口形成層附近形成生長點和根原基,然后才能長出不定根而成活。由于愈傷激素的極性關系,向插穗下部流動和積累,所以通常見到插穗下端形成大量不定根。此外,在葉痕下面的切口上,愈合組織發育特別旺盛,因而生根最多。當愈合組織開始生根后,插穗即將營養物質集中于不定根的生長。
植物器官的再生與生長素有關。生長素的運輸具有極性特點,即總是從形態上端(莖極)向形態下端(根極)運輸,使插穗不管是正插,還是倒插,總是莖極長出枝條,而根極長出根系。
愈合組織生根類型的樹種扦插比較難于生根。其理由之一就是莖插穗的皮層內部缺乏現成的根原基。它必須首先形成愈合組織,然后才能在其內部或附近分化出根原基,再由根原基生長出不定根。這一過程較長,在沒有完成該過程前,插穗早已不能忍受水分和營養的虧缺而導致死亡。
懸鈴木可以采用硬枝插條,但是成活率較低,達60~70%
嫩枝插條:嫩枝插穗在扦插時,還沒有根原基。插穗下切口先形成愈合組織,然后愈合組織再分化出根原基,長出不定根。當插穗下切口的細胞被剪破時,便流出細胞液,使細胞間隙充滿了細胞液,細胞液與空氣接觸很快就被氧化,而形成一層保護膜,其內部逐漸形成木栓層。由保護膜的新生細胞形成愈合組織,因愈合組織不斷分裂、分化而形成輸導組織和形成層,再進一步分化出生長點,從生長點中長出不定根。
由于法桐嫩枝中生長素多,半木質化枝條的含氮量高,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也高,組織幼嫩,酶的活性強,有利于形成愈合組織和生根。據濟寧匯盛苗木負責人王老師說:下切口愈合組織的形成時間仍然較長(如雪松需要3~5周),常因生根慢導致營養物質不足和水分虧缺而死亡。另外,因為組織幼嫩,容易被細菌感染而腐爛。
懸鈴木一般采用嫩枝插條,成活率為80~90%。
病蟲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危害懸鈴木的主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六星黑點蠹蛾和褐邊綠剌蛾等害蟲。防治上多采用人工捕捉或黑光燈誘殺成蟲、殺卵、剪除蟲枝,集中處理等方法。大量發生時在成蟲及初孵幼蟲發生期,可用化學藥劑噴涂枝干或樹冠,40%氧化樂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90%敵百蟲晶體、25%溴氰菊酯乳油等100~500倍液。用注射、堵孔法防治已蛀入木質部的幼蟲。對于多數天牛、木蠹蛾幼蟲可采用:用注射器或用藥棉沾敵敵畏、氧化樂果、溴氰菊酯等1~50倍液塞入蟲孔;用磷化鋁片或磷化鋅毒簽塞入蟲孔,外用黃泥封口,效果均很好。法桐霉斑病是主要病害,防治可采用換茬育苗,嚴禁重茬;秋季收集留床苗落葉燒去,減少越冬菌源;5月下旬~7月,對播種培育的實生苗噴1∶2∶200倍波爾多液2~3次,有防病效果,藥液要噴到實生苗葉背面。
白粉病
1法桐白粉病發病癥狀
法桐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新梢,也可危害芽。受害新梢部位表層覆蓋一層白粉,染病新梢節間短,后期病梢上的葉片大多干枯脫落;葉片受害,背面產生白粉狀斑塊,正面葉色發黃、深淺不均,發病嚴重的葉片正反兩面均布滿白色粉層,皺縮卷曲,以致葉片枯黃,提前脫落;白粉病菌危害法桐嫩芽,使芽的外形瘦長,頂端尖細,芽鱗松散,嚴重時導致芽當年枯死,染病輕的芽在第2年萌發后形成白粉病梢。
白粉病菌侵染法桐后,潛伏在樹體內,一般在每年5~6月開始發病,發病初期,在葉片正面或背面產生白粉小圓斑,后逐漸擴大,導致嫩葉皺縮、縱卷、新梢扭曲、萎縮,影響該樹的正常生長,發病嚴重時,在白色的粉層中形成黃白色小點,后逐漸變成黃褐色或黑褐色,導致葉片枯萎提前脫落。
2法桐白粉病發病條件
法桐白粉病是由一種外寄性真菌引起的,病菌侵入法桐樹體后,以菌絲的形式潛伏在芽鱗片中越冬,翌年法桐萌芽時,休眠菌絲侵入新梢,閉囊殼放射出子囊孢子進行初侵染,在樹體的表面以吸器伸入寄主組織內吸取養分和水分,并不斷在寄主表面擴展;等到氣溫回升到21~25℃、濕度達到70%以上時,孢子開始大量繁殖傳播,因此法桐白粉病每年在4~5月份和8~9月份出現2次發病盛期。春季溫暖干旱、夏季涼爽、秋季晴朗均是促進病害流行擴展的主要原因。
3防治方法
3.1品種選擇
選擇發病輕或抗病性強的品種是防治白粉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購苗要選無病植株。購入苗木時要嚴格剔除染病株,杜絕病源。苗木出圃時,要進行施藥防治,嚴防帶病苗木將病菌傳入新區。
3.2清除病原
樹體休眠期要做好清園工作,剪除病枝和病芽;春季及時剝芽,生長期及時剪除新病枝、病芽、病梢和病葉叢,并帶離法桐種植區集中處理。冬季結合修剪盡量剪除病芽、病梢,發病嚴重、冬芽帶菌量高的樹木,連續幾年重剪后,可以獲得很好的防病效果。
3.3加強管理
合理密植,疏剪過密枝條,使樹冠通風透光,減少白粉病菌的傳染。增強樹勢,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引起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失衡,導致法桐樹體旺長,營養補給不及時造成樹勢削弱,抗病性下降。
3.4生長期噴藥防治
防治重點應放在春季,在發病初期控制住病情。開春新葉萌發后,在完成冬季休眠期修剪后普遍噴1次5°Be石硫合劑,展葉初期噴施代森錳鋅預防;發病后可用25%粉銹寧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200倍液噴霧,每隔10~15天1次,連續2~3次,能有效地控制該病的發生與蔓延。
3.5集中管理
法桐在城市綠化上用量多、面廣,應進行統一防治,對重點發病區域要注意觀察,結合適當修剪病害嚴重枝干,加大防治力度,在藥物的使用上,幾種最好藥劑應交替使用,避免產生抗性。
霉斑?。悍ㄍ┟拱卟∩谌~片上,病葉背面生許多灰褐色或黑褐色霉層,有大小兩種類型,小型霉層直徑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