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果芋
合果芋為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原產于熱帶美洲地區,現作為一種觀葉植物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
中文學名
合果芋
拉丁學名
Syngonium podophyllum
別稱
長柄合果芋、紫梗芋、剪葉芋、絲素藤、白蝴蝶、箭葉
分布區域
中美、南美熱帶雨林中,世界各地均有人工種植。
原產地
美洲熱帶雨林
一、形態特征
為多年生蔓性常綠草本植物。莖節具氣生根,攀附他物生長。葉片呈兩型性,幼葉為單葉,箭形或戟形;老葉成5~9裂的掌狀葉,中間一片葉大型,葉基裂片兩側常著生小型耳狀葉片。初生葉色淡,老葉呈深綠色,且葉質加厚。佛焰苞淺綠或黃色。白蝶合果芋(cv.albolineatum):葉叢生,盾形,呈蝶翅狀,葉表多為黃白色,邊緣具綠色斑塊及條紋,葉柄較長。莖節較短。綠金合果芋:葉片嫩綠色,中央具黃白色斑紋,節間較長,莖節有氣生根。
二、產地分布
原產中美、南美熱帶雨林中。
三、生活環境
喜高溫多濕。適應性強,生長健狀,能適應不同光照環境。喜高溫多濕和半陰環境。不耐寒,怕干旱和強光暴曬。
喜高溫多濕、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適應性強,生長健狀,能適應不同光照環境。強光處莖葉略呈淡紫色,葉片較大,色淺;弱光處則葉片狹小,色濃暗。在明亮的散射光處生長良好。以遮光50%為宜。斑葉品種在光照不足時則色斑不顯著。冬季有短暫的休眠?;ㄆ谙?、秋季。
不耐寒,怕干旱和強光暴曬。合果芋的生長適溫為22~30℃,在15℃時生長較慢,10℃以下則莖葉停止生長。冬季溫度在5℃以下葉片出現凍害。
春季氣溫超過10℃時合果芋開始萌發新芽,隨著溫度的升高,莖葉速度逐步加快。合果芋喜濕怕干。夏季生長旺盛期,需充分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以利于莖葉快速生長。每天增加葉面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葉片生長健壯、充實,具有較好的觀賞效果。水分不足或遭受干旱,葉片粗糙變小。合果芋對光照的適應性較強。在明亮的光照下,葉片較大,葉色變淺。在半陰條件下,葉片變小,葉色偏深。但長時間在低光度情況下,莖干和葉柄伸長,株形松散,葉片變小。合果芋生長的適度光照為1.5萬~3.0萬勒克斯,即夏季需遮蔭70%~80%,冬季遮蔭40%~50%。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宜。盆栽土以腐葉土、泥炭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同時,合果芋也非常適合無土栽培。
合果芋對光照的適應性較強。在明亮的光照下,每2周澆施一次稀薄肥水,每月噴一次0.2%溶液。夏季想盡辦法提高空氣濕度。夏秋季節適當遮蔭,避免強光直射。冬季停止,減少澆水,保持在12℃以上。合果芋生長速度較快,每年都要換盆一次,生長過程中還應進行適當修剪剪去老枝和雜亂枝??勺骰h架及邊角、背景、攀墻和鋪地材料。
四、植物物種
1.長耳合果芋 別名五指合果芋。為同屬常見種。莖分枝,多爬藤。葉片成熟時掌狀3-5裂,長25厘米,質厚,基部有2個耳狀裂片,濃綠色,有光澤。原產于牙買加。
2.長葉合果芋別名大葉合果芋、心葉臺果芋。為同屬常見種。大型爬藤。葉心形,較大,長22-30厘米,寬15-20厘米,不分裂。攀援性很強,適宜垂直綠化和柱形栽培。
3.紅葉合果芋為同屆常見種。葉戟形,長10-15厘米,寬6-8厘米。葉面紅銅綠色,爬藤。原產巴拿馬。
4.白蝴蝶合果芋別名白蝶合果芋。為臺果芋的栽培品種。原產墨西哥、危地馬拉、哥斯達黎加。美國育成的園藝品種。葉淺綠色或淡白色,在明亮處栽培葉而保持原色,光線太暗,會轉為綠色。葉片盾形,長12-15厘米,寬7-8匣米,大部分為黃白色,葉緣有綠色的條紋或斑塊。葉柄長20厘米左右,綠色,微帶紫紅暈。美麗動人,為最受歡迎的觀葉花卉之一,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5.銀葉合果芋別名白玉合果芋。為合果芋的栽培品種。葉心形,銀白色,葉邊緣綠色。
6.翠玉合果芋別名斑葉合果芋。為合果芋的栽培品種。葉戟形,綠色,葉面有不規則乳白色斑塊。耐寒性強,節處易生不定根。越冬溫度不低于7℃。
7.粉蝶合果芋為合果芋的栽培品種。葉淡綠色,葉面中部淡粉色。
8.箭頭合果芋為合果芋的栽培品種。幼葉箭頭形,掌狀3裂或心形,葉面綠色,葉脈象牙色,老葉全部變成綠色。
9.何氏合果芋為同屬常見種。葉面灰綠色,布有銀白色脈紋。